|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的实际应用(二) |
|
信息发布: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2/24 21:20:45 |
项目四十四:分类(相配,认出,说出名字) A.相配 ① 把几组(不同种类)物体的卡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2 拿出另外(卡片上面的东西和以上卡片中的一组是一类的)一张卡片,3让相配(放入相同4 种类的一组中)。 5 提示他把卡片放在适合的一组中(比如:桌子上有白菜、汽车、椅子…… 等卡片,提示他将拿到的火车的卡片放在汽车上面──同属于交通工具一 类)。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认出分类 ① 在一堆卡片中将相同种类的卡片归为一组。 ② 要求孩子:指出……(比如:食品/交通工具/……)的卡片组。 ③ 提示孩子指出你要他指的卡片(分类)组,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讲出分类的名称 ① 把卡片按不同分类组,分别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你指着其中的一组卡片问他:“这些是甚么?” ③ 提示孩子讲出那组分类的名称,并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对相配(图片分类)有困难,可以使用实物来操作练习。 项目四十五:代词(我的,你的) A.领悟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引起他的注意。 ② 让孩子(给他指令)摸摸(你的、我的)(衣服或者身体的部位)。 ③ 提示(或手把手)或示范他正确地作出反应,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往的练习相同,逐渐减少给他的提示和强化。 ⑤ 先教使用“你的”,再教使用“我的”。然后再(随意)交替练习(领 悟)。 B.表达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引起他的注意。 ② 你指着你自己或孩子身上的衣服或者身体的某一部位,问:“谁的…?” ③ 提示孩子说出代词和相应衣服或身体部位的名字(比如:我的手。)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减少给他的提示和强化。 ⑤ 先教使用“我的”,再教使用“你的”。然后再(随意)交替练习。 注意:你的孩子学会领悟代词以后,联系几个星期后再教他练习说出代词,这样会对他更为容易掌握,更明确。 项目四十七:想出(猜出)/讲出你描写的物体(看得见或看不见)。 A看不见 ① 把几件东西(苹果、香蕉)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使他注意。 ② 说:“我在想吃一个长在树上的、红红的、可以吃的东西”。 ③ 提示他指出苹果,并讲出它的名称,给他苹果以强化。 ④ 和以上一样逐渐减少帮助和强化。 B看不见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看着你。 ② 说:“我希望有个(描述)园园的,可以踢的东西”。 ③ 提示他(猜出你所描述的)说出东西(球),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一样逐渐减少帮助和强化。 注意:开始时,放的东西不要太多(2、3件),东西相互之间的特征要有显著的不同(颜色、形状、功能…)。以后逐渐选择比较有相近特征的东西。可以提示孩子按照地方、场所区别。 项目五十:回答关于物体和图片中的问题 A.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看一个物品,问他一个问题(见提示内容)。 ③ 提示孩子正确回答,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图片、照片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孩子看照片(比如爸爸在厨房里炒菜,…)询问他问题。 ③ 提示他正确地讲出,并给他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询问和回答的范例: A.关于物体: Ⅰ.① 这是什么? 是香蕉 ② 这是什么颜色? 黄色 ③ 你拿香蕉干甚么? 我吃香蕉 ④ 香蕉是甚么? 水果 Ⅱ.① 这是什么? 是冰棍/棒棒糖 ② 这是什么颜色? 红颜色 ③ 你用他可以干甚么? 我舔他 ④ 你在哪里买冰棍儿? 在商店里 B.关于照片: Ⅰ.① 这是谁? 妈妈 ② 她在做甚么? 她在笑 ③ 她在什么地方? 她在客厅 ④ 她怎么样? 她很高兴 注意:开始时只要求他回答两个问题,然后再逐渐地教他更多的内容。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这个项目很困难,可以先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问问题,然后逐渐改变成不同的形式。 项目五十五:简单句式 A.它是……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出示给他一件物品并问:“这是甚么?” ③ 提示他讲出:“这是球……书等。”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我看……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一张图片,并问他:“你看什么?” ③ 提示他回答:“我在看(图片中的物品)”。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C.我有……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给他一件物品,并问他:“你有什么”? ③ 提示他回答出:“我有一个(手中的物品名称)”。并给以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注意:学会了B的项目以后,可以教他说出图片中的几样东西(如:我看到了一个房子,一棵树,一部汽车……等)。使用儿童画册的内容来泛化这项技能。 项目五十六:简单地相互交流 A.我有……(物品)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把一件东西交给他,你自己手中拿着另一样东西。 ② 举起你的东西说:“我有一个……(你的东西的名称)”。强调东西的名称 ,讲得慢些。 ③ 提示(示范)孩子也说:“我有一个××(他的东西)”。他能够正确表示 时就给以强化。 4 几次练习后可以更换物体再练习。然后可以让他自己从盒子里挑选物体 ,练习句式。 ⑤ 在他学会了表达“有什么”之后,教他其它表示(形容)物体的句式。 ⑥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我看……(图片或书上的东西) ① 把两张图片放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 ② 你指着一张说:“我看……(图片上的东西)”。 ③ 提示孩子指着另一张,说:“我看……(他指的东西)。并给以强化。 ④ 练习几次后更换图片。 ⑤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实际例子: 物体 ① 我有一只鸭子。 我有一只牛。 ② 我的鸭子是黄色的。 我的牛是黑色的。 ③ 我的鸭子叫“呱呱”。 我的牛叫“牟牟(叫声)”。 ④ 我的鸭子生活在水中。 我的牛生活在牧场。 图片/书 ① 我看球。 我看花。 ② 我看车,树。 我看人和蛋糕。 ③ 我看红帽子。 我看蓝色的球。 ④ 我看男孩在走路。 我看女孩在作游戏。 ⑤ 我看汽车里的女孩。 我看滑梯上的男孩子。 项目六十:询问“……在哪里?”的练习 A.请孩子找回不见的东西 ① 把5个孩子认识(能够叫出名称)的东西放在他的身后(不能直接看见), 让他看到物品在哪里(让他转身,并同时对他说:“看有球、汽车、书、铅 笔和帽子”。) ② 让他再次将身体转过去(又不能直接看见哪些东西了)。 ③ 你说:“去拿来(上述物品中的一个)”。 ④ 提示他找回那样东西,并给予强化。 ⑤ 让三次找到了东西后,把其它的东西(比如铅笔)藏起来。 ⑥ 要求孩子说:“去把……(比如说:铅笔)找出来”。 ⑦ 孩子一到背后去找(铅笔)就提示他问:“铅笔在哪里?” ⑧ 马上说:“……(铅笔)在这儿”。邦孩子拿出铅笔。并给孩子强化。 ⑨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B.在活动中 ① 设置一项要求孩子完成的活动项目(或程序),比如拼图或画画。 ② 让孩子开始操作前,先把一件必须的东西(比如:拼图中的一块或者蜡笔) 藏起来。 3 开始让孩子操作这项活动。当他发现缺失的东西时(比如:拼图中的一块 或者蜡笔)立刻提示他问:“……(拼图或者蜡笔)在哪儿”? ④ 马上回答说:“……(拼图或蜡笔)在这儿”。把东西给他,并且也给他强 化。 ⑤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7 减少提示的方法:在第一次他一找东西时,8 马上给口头提示。以后逐渐延长(在他发现缺失东西到你给他提示之间的)时间,每次可延长1秒钟左右。以致他能够自己主动地问“……在哪儿?” 注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泛化这项技能。如:在出门前把他的鞋子藏起来等。 项目六十二:回答常识问题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问他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③ 提示他正确地回答,给予强化。 ④ 和以上的练习相同,逐渐地减少给孩子的提示和强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