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康复
      智障康复
      脑瘫康复
      多动症康复
      康复设施
   
别士红老师获清华大学“
《黄海晨刊》“梦想漂流
我校尹婷婷教师参加“山
莒县启德培智学校201
日照市残联理事长金光明
菏泽市单县残联来我校学
莒县蓝天钻井队来我校奉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音乐在孤独症儿童训练中的作用

音乐在孤独症儿童训练中的作用

  信息发布: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17 22:15:38  


   小女孩鸣鸣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症患儿。刚进入我院时,鸣鸣只有3岁。院内医务人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她不会恰当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不善言笑,喜欢独处,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

  在鸣鸣入园后,我们利用音乐能涉及的多种情景功能,适当地选择了一些音乐(如《我有小手》、《动动小脚》、《火车开来了》等乐曲)来评估她各方面的表现:如情绪的稳定性、情感体验、听指令、与同伴的交往、运动能力等。我们发现,鸣鸣听到音乐时,情绪会相对稳定,但是不愿做模仿动作,即便老师引导鸣鸣做模仿动作,她也经常拒绝。在与人交流方面,鸣鸣不能用语言表达所做的事情,只会讲单字句,发单字重复的音。进一步观察发现,鸣鸣不能听从老师的简单指令,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活动中。此外,她还存在情感不稳定,表达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像鸣鸣这样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常常被形容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着自己的世界,遥远而孤独。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以儿童自幼开始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临床特征。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孤独症儿童与人的交往,干扰他们心身的健康发展。

  以音乐治疗拉近孤独症患儿与普通孩子的距离

  为了拉近孤独症患儿与普通孩子的距离,我们根据院内实际情况,结合各个孤独症孩子的评估情况,运用音乐治疗来帮助他们改善症状,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凡和音乐有关系的活动,都可以列入音乐治疗的一部分,例如音乐与动作、音乐游戏、音乐冥想、音乐画画,以及唱歌、听音乐、弹奏乐器等等。无论是被动式的听音乐,还是主动式的音乐参与,不同种类的活动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有各的功用。

  音乐是孤独症儿童所喜爱的,除了舒缓情绪外,音乐也能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物,可以使单调的训练模式变得有趣。反复听音乐,等听习惯了就会成为孤独症患儿生活必备的一部分,当然这和孤独症固定行为的特征有关。基于这样的特征,到该听音乐的时候不放音乐,孤独症患儿就会要求听音乐,我们就利用这个“动机”来要求他学习,学习之后就立刻放音乐作为增强物。有些孤独症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可以给他听喜欢的音乐以使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接着进行教学,并在他适当的学习之后,音乐再出现,就可以增强所学的内容。



 
 
 
 
 
 
  友情链接

莒县启德培智学校 版板所有 咨询电话:13455002228 0633 - 6866629 地址:莒县育英路3号
支持: 创泽 鲁ICP备案号:09005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