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信息详情 | 首页 > 孤独症康复 |
从孩子的视角看自闭症 |
编辑:QiDe
来源:莒县启德培智学校 时间:2025/9/26 |
自闭儿观察世界的方式与其他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困惑于他人的社会性行为,难以理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难以和他人建立交互性的谈话。他们孤立于社交生活,在社交方面有受挫感。同时,他们又强烈地沉迷于细节,他们似乎需要在客观世界中寻求一种秩序感,来作为处理"社会性混乱"的一种方式。他们的社会性行为,对他们来说时常是有意义的,也给他们带来舒适感。同时,在有些时候,这些行为是他们表达不确定感和焦虑的方式。
本章通过很多有类似异常的孩子身上的小故事,来描述他们在学习、社交和交流方面的多个侧面。为了突出这些特质,采用了很多孩子的生活小片段。孩子们这些理解方式和体验,展示了自闭症这种令人痛苦的生活图景。
为了能够给自闭儿在社交和交流能力方面的增长谋划一个切实可行的期望值,就有必要尊重他们看待社会的方式。从孩子视角的方面来讨论自闭症,将会让我们认识到,主导干预手段的,将是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
1、认知方式
自闭儿认知方式的特点包括:倾向于关注细节、用割裂的方式处理信息、误解他人的想法、执拗于某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这种认知模式有两种结果:一是自闭儿时常不能正常理解自己的体验;二是他们的学习和社会性交流行为显得以自我为主导,而且高度仪式化。
注意力的选择性是有趣的,或者是有意义的体验,才能使人对它产生一定程度的注意力。要对一个新鲜而又使人困惑的情景产生注意力,要求人们对它有一种内在的动机,或者有外部的强化因素。如果孩子缺乏动机,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缺乏正确的理解,就不能引发兴趣和注意力。
自闭儿倾向于过分专注于令人愉悦的感观体验,忽视或回避令人不适的或者令人困惑的感观体验。下面的例子体现了这种特征:
4岁的茹儿喜欢坐着玩沙盒,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她把沙子从指缝中漏下去,乐得咯咯笑。虽然她喜欢这种触觉体验,但是她的听觉敏感度非常高。她只有在静音状态下才看电视,如果电视或者收音机里发出声音,她会捂住耳朵哭喊。
5岁的哲哲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和妈妈玩很多玩具,也玩得很好。但是在一个12个孩子的教室里,他的玩耍方式就基本限于绳子了。这种玩耍方式在家里和学校里的差异,是和教室里大量的刺激源相关的。当他接受过多刺激源的时候,他就不能很好地组织玩耍方式了,即便是他熟悉的活动,也是如此。
自闭儿社交互动方面的缺损,部分归因于他们在转换注意力方面的困难。他们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维持注意力,但是他们这种注意力倾向于维持不变的认知行为或者事件兴趣上。他们希望进行重复行为或者社会化行为,可能是想从这个在他们看来是混乱的社会场景中,去寻求有意义的体验。下面的例子展示了这个特点:
自闭儿注意力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对细节的过分专注(Koegel,1995b)。自闭儿似乎专注于特定的细节,而不注意该情景更多的相关信息,正如下面的例子所示:
6岁的妞妞在学习数字方面有困难。她每次都是有50%的概率能够指对正确的答案。进一步观察表明,她每次都会选择和上一次正确选中的卡片处于同样位置的那张卡片。她在理解这个学习过程的时候,关注的是位置,而不是真正的含义。
2、细节的含义
学习是一个通过多种途径对信息进行分析、组织、存储和记忆的过程。在短短的瞬间,一个人能够同时关注到一个新体验的各个方面,并且和其他无数条相关体验关联起来。这个新的信息,可以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重构和提炼。相反,在自闭症患者身上,可以观察到他们的处理方式,存在着"感知关联具体化"的特点(Peters,1997)。自闭儿倾向于专注在情景的某一个方面,这导致了他们在感知和行为之间,更易于产生很局限的、单线条的关联关系。这种结果,术语是"不合逻辑的逻辑"(Michaels,1998),在下面的情形中可以看出:
7岁的城城在学校里学会了如何要到饮料:他给老师看一张水果的图片。虽然他掌握了这种在学校里要到水果的方法,但是他从来不在家里使用这种交流符号。城城的妈妈逐渐认识到,在学校里,他是用图片水果吃到水果的,而在家里是不用的。对于城城来说,水果的图片意味着"水果图片",而不是"水果"。
8岁的奇奇,他的妈妈理解他孩子的思考方式。妈妈把每次外出和一个特定的物件联系起来,使得奇奇懂得要去哪里。比如,一张5数字卡片加一张公共汽车卡片是去学校,一个蓝色花瓷杯表示要到外婆家里去。有一天,妈妈给奇奇蓝色花瓷杯,要到外婆家里去。当妈妈左转弯去外婆家,而不是右转弯到市场的时候,奇奇叫了起来。妈妈对奇奇的突然爆发很奇怪,马上停下了车子。在后座上,她发现奇奇手里抓着一个环保袋。
3、视觉思维方式
当自闭儿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变的事物上时,他们会感到平静一些。同样,他们一般更容易处理不是快速变化的视觉信息。相比于快速变化的视听信息,视觉空间上的刺激源(比如,物体、图片、图像、书面语言)因为在时空上都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对他们来说更易于处理。Grandin(美国著名的自闭症患者,是一位动物学女博士(Thankstoyilin注)解释说:"我全都依靠图片进行思考。视觉思维就好比在我的想象中播放不同的录像带"。下面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5岁的峰儿从来不听指令。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不听指令是因为语言和社会性理解能力的欠缺,还是不愿意服从命令。他发现当给峰儿传达语言指令,或者语言指令加手势的时候,他没有反应。但是,当她发出语言指令,并配合一个画面提示的时候,峰儿就总是能够听从。哪怕是变化的手势,对他来说都快得无法跟上。他需要几秒钟来看图片的提示信息才能理解。
自闭儿另外的一个学习特点是"具象思维"。当学习过程主要由具象的、客观的体验来驱动的话,就会导致他的理解限于客观世界,而难以理解抽象概念,特别是社会性的含义。在这些孩子身上,可以普遍观察到对社会情景的表面化诠释,比如:
4、完形学习方式
自闭儿学习模式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他们倾向于以一个完形的方式来组织和记忆信息,而不是分析信息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含义。由于无法对一个体验或者概念的综合含义进行理解,这些信息就以一整块儿的形式被存储。
6岁的建儿懂得了对话是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但是他还是难以理解他听到的话。比如,当妈妈说"你好,建儿,"他会回答说"你好,建儿。"如果妈妈纠正说"不对,要说‘你好,妈妈’。"他也会说"要说‘你好,妈妈’。"
5、割裂的记忆
如何运用你已经懂得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信息是如何被组织和存储的。所有的素材都应该用一种灵活的、有意义的方式进行整合,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也是如此。相反,在一种生搬硬套的、场景驱动的(或者说基于暗示的)行为方式中,就体现了一系列割裂的,非常具体化的事物联系(比如,"在A场合,我这么做;在B场合,我这么说")。
自闭儿身上就典型体现了这种生搬硬套的,不灵活的社交和沟通行为。
6、对社会性信息的误读
对社会性信息的理解,源于社会性兴趣、共同关注、社会性情感的相互交流行为。这些核心技能是所有社会性学习能力的基础。社会性理解能力的发展,也需要认知方面的灵活性。孩子在共享性*的社会活动中,和他人之间进行观点、体验、想法和情感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的社会概念。对于自闭儿来说,社会概念是有具体化的感知信息来驱动形成的,这就限制了他们推理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需要抽象性*社会概念的发展和观点获取能力。这就导致了自闭儿有限的社会理解和以自我为导向的、不能虑及他人观点的行为模式。
查瑞已经8岁了,他学习了如何去理解他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他的老师帮助他去"看出"人们在"感到"的时候,会做什么"、"感到的时候,看起来会怎样"、"感到的时候,会怎么说"。查瑞逐渐地会识别家人和朋友的感情了,也会对这些感情作出一些评价。大家都为查瑞在社会性意识方面的进步感到高兴。有一天,查瑞问他的老师:"我能不能通过镜子里的我,来看出我在想什么?"对他来说,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隐藏在表情下面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意义。
缺乏观点获取的能力,自闭儿就难以预测他人的行为,进而寻求可以预见的社会性交互。不理解诸如他人心理状态之类的社交概念,他们就难以在持续进行的社会性交流活动中,做到随时跟进、预测并调整自己的言行。
小结
自闭症是一个谱系的异常,有很多表现形式。这一章展示了自闭儿一些学习方式、社交和交流体验的特点。复杂的异常,需要复杂的治疗方法。对于教育者和家庭来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尊重自闭儿在对付社会性和交流困难时付出的努力,并且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在对孩子进行评估和干预的时候,都考虑每个孩子的特点,以便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进步。真正站在自闭症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
|
莒县启德培智学校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夏庄镇育英路3号 电话:0633-6866629;13455002228 联系人:别老师 E_mail:rzsgdz@126.com |
莒县启德培智学校 版板所有 咨询电话:0633-6866629;13455002228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夏庄镇育英路3号 支持: 创泽 鲁ICP备202518057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