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种感觉统合训练项目及其功能介绍 |
|
信息发布: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1/24 13:05:21 |
一、滑板爬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促进双侧统合,强化本体-前庭感觉统合。 训练要求: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体紧*滑板,头抬高,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双手同时撑地向前滑行。 二、滑梯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对前庭体系产生强烈刺激,促进头、颈肌的同时收缩以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力。 训练要求: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边,用力一拉俯冲下来,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头抬高目视前方,双手尽量朝前伸展。 三、趴地推球 主要的感觉输入: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 1. 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2. 改善儿童注意力以及培养儿童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训练要求:儿童趴在地上,球摆放在面前,离墙壁约30-50厘米,双脚并拢,手臂抬起,肘关节不撑地,双手对墙连续推球。 四、平衡台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通过练习统合儿童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帮助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儿童下肢力量,让儿童学习通过屈伸膝关节取得平衡的方法。 训练要求:儿童两脚左右分开踏在平衡台两端站立,做左右摇晃状并保持平衡,并做排球等运动。 五、独脚椅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帮助儿童建立前庭感觉机能,控制重力感,发展儿童平衡能力,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儿童最好,同时对儿童的腰腹力量也有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坐在独脚椅上,双手侧平举,坐稳后双脚交*前踢。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六、羊角球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 1. 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2. 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好的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紧握手把,身体屈曲往前跳动。 七、袋鼠跳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 1.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 2. 发展儿童下肢跳跃活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大的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站在布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往前跳动。 八、蹦蹦床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 1.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 2. 矫治重力不安和运动企划不足。 3. 发展下肢力量,促进上下肢的协调。 训练要求:儿童在蹦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时小腿后屈,脚后跟踢至臀部。 九、晃动平衡木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 1. 以狭长的路径让儿童通过,协助发展儿童本体感觉,建立儿童协调身体平衡的能力。 2. 锻炼儿童下肢力量,培养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训练要求:儿童站在独木桥上,一手扶护栏,另一手侧平举,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脚交替向前走。 十、圆筒吊缆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 训练目的: 1. 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动,强化触觉体系。 2. 通过大量前庭信息的获取,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对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有帮助。 3. 对儿童四肢力量的发展也有帮助。 训练要求:儿童屈曲身体,用双手抱紧圆筒,双脚以圆筒底边为支撑点紧紧夹住,保持身体平衡,在指导者的协助下做旋转或360度大回转。 十一、圆木马吊缆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 训练目的:通过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动,并强化触觉体系。 训练要求:儿童俯卧在圆筒上,用双手双脚夹住圆筒,由指导者左右前后的摇晃。也可以两个儿童同时坐在圆筒两端摇晃。 十二、插棍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及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其对头部、颈部肌肉的同时收缩及身体的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有很大帮助。 训练要求:将网缆固定,垂直下来离地约20公分。儿童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目视前方,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儿童在摆动过程中双手插棍,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插棍离网缆距离视儿童个体情况。 十三、 S型平衡木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有助于儿童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 训练要求: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让儿童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 十四、脚步器 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训练目的:促进和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帮助儿童建立前庭固有平衡体系,发展协调性,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训练要求: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
|
|
|
|
|